不懂这些道理玩不好德州扑克,
人生也一样
我的人生有两个阶段在打牌这件事儿上投入了很多精力:第一个阶段是上小学之前,那时候牌友是爷爷奶奶辈的人、打的牌型是威海保皇、彩头是玉米粒、最大的缺点是大牌不舍得出。第二个阶段是大学后两年,牌友是大学同学,打的牌型是德州扑克、彩头是底注0.5/1的筹码、最大的缺点是容易情绪化、常常诈唬被抓。
回想自己喜欢打牌的原因,一是自己喜欢分得出胜负的东西,如果能有及时的反馈就更好了(延迟满足的能力比较差);二是自己喜欢与人竞争合作,而非钻研客观世界的物体,所以在大学期间对于篮球赛、案例分析大赛等活动十分热衷;三是自己是个偏自信的人,总觉得自己的判断和分析能胜人一筹,所以喜欢打牌那种时自己可以掌握在牌桌上命运的感觉。
但从我接触德扑以来,基本就没主动打过其他类型的扑克:一是德扑就一副牌且不用记牌,所有翻出来的牌你都看得见、适合懒人;二是比大小的牌类打法,和谁先出完的打法相比更刺激;三是与炸金花等同类游戏相比,多了概率的计算和形势的变化,也算是个比较讲究的游戏。
大学打完牌偶尔会记下两笔今晚战绩的复盘心得,今日偶然和朋友聊起一些牌场上的经历,那句“牌场如人生”的烂俗slogan也觉得有了几分道理。既然是要类比,难免有嵌套之嫌。但幸而类比的两个维度都是我身在其中且热爱的事儿,这些观点也多具有经济学、管理学上的普适性,所以读读也无碍。
这个盲注你玩的了吗?
一般而言,德扑的彩头大小与盲注呈正相关,锦标赛式牌局也是用不断提高盲注的方式来加速游戏进程。这是因为固定成本越高,德扑中的DOL(经营杠杆)也就越高,彩池便越来越大。
如果牌桌上的人对盲注的接受度差异较大,那德扑玩起来也将索然无味。对盲注的敏感度过低(希望有更高盲注和底池的人)意味着他可以一直加注、all in来打诈唬;而对盲注的敏感度过高(希望有更低盲注和底池的人)意味着他对前一种打法毫无还手之力。因为哪怕他赢得概率是90%,唯一输掉的一把也可能让他“倾家荡产”(输掉他愿意在牌桌上输的所有筹码)。
这一点在企业竞争中也有很明显的体现,如果两家企业在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上无显著差异,那两家企业PK最先要思考的是你能承受的最大损失是多少,不然一招价格战你就完蛋了。
德扑中按照发言顺序,可分为小盲(翻牌后第一个发言)-大盲(翻牌前最后一个发言)-枪口(翻牌前第一个发言)-中间位-关煞(翻牌后倒数第二个发言)-庄位(翻牌后最后一个发言),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中,发言越靠后形势越有利。这是因为你掌握了其他玩家的加注信息、马脚及肢体信息,因此可以更好地根据自己的牌力决定是否加注、也可以最大限度的用弃牌的方式避免无效成本的产生。
感谢在线德州软件的数据分析功能,数据显示我在庄家位的战绩的确是所有位置中最好的。当然这是基于大家都在根据自己的牌力决定加注额度,如果是诈唬较多的局,先发制人往往也有奇效。
小盲和庄家位,你的打法一样吗?
德扑中按照发言顺序,可分为小盲(翻牌后第一个发言)-大盲(翻牌前最后一个发言)-枪口(翻牌前第一个发言)-中间位-关煞(翻牌后倒数第二个发言)-庄位(翻牌后最后一个发言),在大多数人的理解中,发言越靠后形势越有利。这是因为你掌握了其他玩家的加注信息、马脚及肢体信息,因此可以更好地根据自己的牌力决定是否加注、也可以最大限度的用弃牌的方式避免无效成本的产生。
感谢在线德州软件的数据分析功能,数据显示我在庄家位的战绩的确是所有位置中最好的。当然这是基于大家都在根据自己的牌力决定加注额度,如果是诈唬较多的局,先发制人往往也有奇效。
我们常说“位置决定脑袋”,领导做出的决策大概率比下属正确,之所以如此未必是由于领导比下属聪明或者情商高,而是领导层面能接受到更多信息,有更多的自变量去研判这个问题。向下追寻为什么领导有更多的信息,一是有过往的阅历去支撑,二是他接触的信息维度更高更多元。
信息有层级效应、竖井效应,如果能拥有上帝视角审视所有相关信息,那决策正确的可能性自然也大得多。就像德扑中,如果别人是明牌和你打、你的胜率自然会大幅提升。在做决策与判断的时候,站在领导的视角去思考实属必须,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拿到Nuts(坚果)牌你能榨干对手吗?
这可能是德扑中最朴素的道理了,有好牌的时候要多加注、榨取可能得最大收益;有弱牌的时候要少加注、少输就是赢。而如果大家去复盘自己的牌局,往往会发现手拿坚果牌的你往往以小赢收场、而似是而非的牌反而输掉了大量的筹码。如果我们排除对方牌力太弱、无人跟注、爆冷等特殊情况,更多的原因是决心不够、小富即安的心理。
幸福源于持续的小高潮,而成功源于偶然的大高潮。在德扑中你90%的盈利都是靠10%的牌局赢得的,而你每天要做35500个决策,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的可能只有1个。
万科一直强调all in的价值观是我非常认同的,太多的事情会分散精力,all in你的筹码(时间、精力)才可能获得等价的回报。断舍离的生活理念,扎克伯格和乔布斯每天如一的穿着也能从这个理论上得到一定的解释。
你经常偷鸡吗?
在打德扑中打出弱牌高池,意味着你拿了一副烂牌试图通过诈唬取得胜利,俗称偷鸡。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莫偷鸡、偷鸡必被抓。以我自己的经验,频繁打出此类牌型的时候,一大半是喝多了或者心情十分烦躁,简单来说就是情绪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虽然德扑的精髓是对人性和形势的解读,但底层仍是一个概率游戏。当你的加注额=场上所以筹码20%的时候,意味着你预期赢得概率要大于20%才划得来。而在情绪失控时,你会忽略这最简单的数学计算,产生一种蜜汁自信——“谁不服、老子就要干谁”,然后看着自己的筹码被别人拿走。
一个人情绪的稳定对于生产力高低有着绝对性影响,我大部分创造增量价值的工作都是在心情平和愉悦时产生的,而绝不会出现在和女朋友争吵后、宿醉后、被批评、自己感到委屈和烦闷的时候。
至于如何能保持平和愉悦的心情,个人的一些做法是:像打游戏一样工作、生活(不断地设立目标、分解、达成、奖励自己),没事儿多读读哲学(华叔曾说人生就像钟摆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不断摇摆;哲学有时就像高级鸡汤、是自我平复很好的方式)
你被bad beat了吗?
打德扑中大家印象最深的牌局,可能不是赢得筹码最高的一局,而是你被河杀bad beat(爆冷:一手好牌被别人在关键时刻以一张运气牌打败)损失最惨重的一局。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也翻阅了自己曾经读“德扑”书籍时记过的笔记,发现对牌局的回忆更多是被bad beat的时候。
“翻牌顺子,跟住15,转牌50,被加注100,全压被葫芦吃;这个牌面很湿润,没同花,但是可以等顺,有对子肯定会加,我平跟就好,造成听顺的错觉,最后对方敢加注我,那肯定是两对,有两张翻牌他能赢我”。
诸如此类的描述大幅出现,一是说明我那时候打牌的次数是真的多,另一方面也证明了心理学上的“损失厌恶”观点——失去100元的痛苦远远大于获得100元的幸福。如果用哲学的观点解释,可以说做“快乐是否定的,痛苦是肯定的”;用营销学的观点来解释,可以看到“错过这本书、错过一个亿”,“错过这套房,错失200万住历下的唯一机会”等等的宣传语。而其实100元永远都只是100元,无论得到还是失去。我们要做的是当这100元失去的时候,不被心理的小魔鬼给冲坏了头脑,由此影响你的情绪和发挥。
KK你舍得扔掉吗?
最纠结的起手牌大概就是KK了,从盲选概率上讲、这是胜率排名前三的牌。但是此牌尴尬的是,只要翻牌有一张A你就陷入无限的纠结。加注还是弃牌?其他人有A吗?与之类似的是AA,在有3张顺面、3张花面、明3的牌型中,手拿AA的人都是很难弃掉同时很难赢掉的。在发牌和翻牌阶段我们会对这把牌局进行大量投资,随后被反加注然后输掉筹码的事情经常发生。在线德州软件告诉我,KK是我平均输得最多的牌型。
可见我在“沉没成本”的管理上并不到位,缺少一刀切、和过往say bye的勇气与决心。
沉没成本指的是过往已发生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在进行决策时应该抛弃沉没成本,仅根据未来的成本和收益来决策是否进行投资。
在投资决策中,往往有两种误区:
1、A项目前期已投入1亿元土地熟化保证金,若不摘牌该项目则1亿元保证金不予退回。此时做投资决策,如将1亿成本考虑在内,则不符合投资要求;若剔除时则符合投资要求。第一种误区就是考虑该成本做出了不投资决策。
2、B公司已投入5亿元上线新的管理系统或新工艺研发,当下发现该系统效果不佳、对企业经营业绩无法带来正常帮助;但高管很可能由于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而继续推进该研发进行,进而导致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损失。
之所以沉默成本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困扰,除了经济账、可能感情也是一方面。